图为“一次心跳故事originalversion 另有一件或许并不算小的小事值得一提。关于骨笛的命名,学界一直有不同声音,主要来自于刘正国的坚持。笛在文献中出现较晚,《诗经》《左传》等先秦古籍有关音乐的记载中,涉及“笙、箫、龠、管、篪”等众多古代管乐器,却并没有笛。汉代马融在《长笛赋》中说,“笛生乎大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黄翔鹏曾就贾湖骨笛的定名提出一种观点,他认为一个祖先有很多后代,不应以其中一种后裔之名给祖先定名。贾湖骨管是中国管乐器的祖制,不应该用晚出现的名称为早出现的乐器定名。但他提出不必苛求某一种后代的名字,就以当下最自然、最简单的命名,称“笛”即可。就此中止了当时对贾湖乐器定名的讨论。但刘正国认为,以笛来命名,显然同样难逃“以后裔之名为祖先定名”之嫌。摄
中新网漠河8月6日电(邵天李 记者姜辉)乘花轿、签婚书、行结发礼……6日,“北极之恋 真爱良缘”集体婚礼系列活动在“神州北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市北极村举行,10对新人在中国最北许下相守一生的诺言。
6日9时28分,“北极之恋·真爱良缘”集体婚礼浪漫启幕,活动现场鞭炮齐鸣、唢呐悠扬,传统婚嫁仪式感十足。仪式上,新郎执秤杆挑起新娘盖头,新人们签婚书、行结发礼、拜天地、宣读爱情誓言,并在合卺礼中以葫芦为器,象征永结同心。礼成时刻,新人牵手穿过七彩长廊,随后前往神州北极广场纳福找北,北极定位广场转八方好运,爱情常青林挂牌许愿。
“我们特意从外地来漠河参加集体婚礼,中式的流程让我们感受了不一样的婚礼,在中国最北留下我们婚礼的印记特别有意义。”新郎刘金轩说。
集体婚礼后,“多彩巾帼·逐梦北极”文艺演出精彩上演。歌曲《美丽的白银纳》《最北方》、马头琴《我和我的祖国》、二重唱《一路向北到兴安》等节目轮番登场,为游客和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充满激情与创意的视听盛宴。
“来漠河旅游,还能看到集体婚礼和演出,很幸运、很惊喜,这趟旅游收获满满。”北京游客王女士说。
文艺演出的余热未散,“北极好物·巾帼市集”活动热闹开市。市集上有大自然馈赠的珍贵食材,有巧手工匠制作的手工艺品,更有蕴含着地域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让每一名游客都能感受到兴安的风土人情,品尝到兴安的美味佳肴。
据悉,“北极之恋 真爱良缘”集体婚礼系列活动由大兴安岭地区妇联主办,主要包含“北极之恋·真爱良缘”集体婚礼、“多彩巾帼·逐梦北极”文艺演出、北极好物·巾帼市集、“村村女主播·乡乡金话筒”网红直播等活动。(完)
【编辑:张令旗】
下载好看视频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